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植物知识 » 蚕豆白粉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预防和治理措施

蚕豆白粉病的症状、病原、侵染规律及预防和治理措施

日期:2021-03-21 20:00:30 编号:Z14078

导读:随着蚕豆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蚕豆白粉病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影响了蚕豆的品质及产量,降低了蚕豆种植效益。那么,农户们该怎么防治蚕豆白粉病呢?以下内容将为

    

    随着蚕豆种植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病虫害问题日趋严重,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蚕豆白粉病作为其中之一,自然也影响了蚕豆的品质及产量,降低了蚕豆种植效益。那么,农户们该怎么防治蚕豆白粉病呢?以下内容将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症状:

    为害叶片、茎和荚果。患部表面初现白色粉斑,粉斑扩大后融合,叶面可全部被白粉覆盖,后期在粉斑上可见针头大的小黑粒即闭囊壳。幼嫩器官易变形,呈折合、肥肿或皱缩。幼荚变畸形,发育受阻,结实不良。

    病原:

    病原为鲍勒束丝壳Trichocladiab umleri (Magn.)Neg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果暗褐色,球形,直径66~120μm,散生或聚生。子囊椭圆形,有短柄,大小(38~70)μm×(28~43)μm。子囊孢子椭圆形,大小(14.5~25.1)μm×(9.1~15.5)μm。

    侵染规律:

    病原以闭囊壳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干旱少雨植株往往生长不良,抗病力弱,尤其是干湿交替利于该病扩展,发病重。在潮湿、多雨或田间积水、植株生长茂密的情况下易发病。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选用抗白粉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2)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60%多菌灵2号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 2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 4 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 9 000倍液。

标签: 植物知识
本网所发布资讯来源网络,仅属作者个人主观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