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 » 棉花轮纹病的传布途径!棉花轮纹病怎样防治?

棉花轮纹病的传布途径!棉花轮纹病怎样防治?

日期:2023-04-02 00:34:01 编号:Z55172

导读:棉花轮纹病的病菌通常多借助气流或雨水传布,从植株的伤口侵入,在叶面上会产生紫红色或黑褐色病斑,影响棉花的产量。那么棉花轮纹病怎样防治?有什么棉花轮纹病防治农药?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棉花轮纹病症状及迫害 棉花轮纹病又叫棉花黑斑病,是棉花苗期

棉花轮纹病的病菌通常多借助气流或雨水传布,从植株的伤口侵入,在叶面上会产生紫红色或黑褐色病斑,影响棉花的产量。

那么棉花轮纹病怎样防治?有什么棉花轮纹病防治农药?一起来看一看吧。

一、棉花轮纹病症状及迫害 棉花轮纹病又叫棉花黑斑病,是棉花苗期叶部病害中散布广、为害面积大、风行频率高的病害。

在阴湿多雨年份,通常跋扈撅风行,病叶率高,给棉花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棉花轮纹病重要产生在1~2片真叶期,为害子叶和真叶。

受害的子叶、真叶,初生浅黄色、后背凹陷的小圆斑,边沿紫红色。

初为2~3毫米,后逐渐扩展到10~15毫米,近圆形,黑褐色,边沿有紫色晕环,大型病斑常有2~3重较为明显的轮纹。

湿度大时,病斑上长出墨绿色霉层,严重的每张叶片上病斑多至数十个,造成子叶枯焦脱落。

叶柄受害呈黑褐色条斑,后病斑围绕叶柄致叶柄倒折。

成株期发病,病斑多为圆形或近圆形,具明显同心轮纹。

空气干燥时,病斑干裂破裂,病叶枯萎脱落。

铃上病斑不规矩,紫褐色或淡褐色。

棉絮被害则变成灰色或暗灰色。

二、棉花轮纹病传布途径 棉花轮纹病的病原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或棉籽的短绒上越冬,越冬病斑内菌丝体在气温7℃以上即可发生分生孢子。

棉花轮纹病的病菌通常在棉籽播种后病残体及棉籽上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布,从伤口侵入或直接侵入。

病菌重要是在棉苗受严寒冻害或各类毁伤,抗病力削弱时侵染,并可举行多次再侵染,引起田间的病害风行。

三、棉花轮纹病发病原因 一、如阴湿多雨,低温,棉苗抗病性削弱,是病害风行的主导因素。

二、在棉花生长后期,植株虚弱,遇适合环境要求,也会产生发病高峰。

四、棉花轮纹病预防办法 一、清算病残体,播前深翻土地,将带病表土和病残体深翻到深层,减少病原传布。

二、精选种子,进步播种品质。

三、倡导地膜笼罩,进步苗期地温减少发病。

四、增强水肥治理,公道施用有机肥及氮、磷肥,培养壮苗,当令中耕。

五、棉花轮纹病防治农药 一、用棉花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或0.5%的0%拌种双拌可湿性粉剂拌种。

二、在发病初期喷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悬浮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隔7天喷1次,持续2~3次。

标签: 农业技术
本网所发布资讯来源网络,仅属作者个人主观观点,与本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