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新闻 » 青储小麦转饲用,农民不顾粮食安全?真的有错吗?

青储小麦转饲用,农民不顾粮食安全?真的有错吗?

日期:2022-05-11 10:52:15 编号:Z33146

导读:近期,青储小麦转饲用,成为了三农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并且,争议不断!事情源于近期部分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青储小麦转饲用,

近期,青储小麦转饲用,成为了三农领域最为热门的话题,并且,争议不断!事情源于近期部分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青储小麦转饲用,一亩地价格1500元,评论褒贬不一!不少网友评论,农民不顾粮食安全,毕竟,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下,国内粮食价格水平大幅上涨,很多网友感慨,青储小麦不等丰收,留给牲畜,实在可惜!那么,青储小麦争议颇大,真的是农民不顾粮食安全,真的有错吗?今天我们就具体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青储小麦


事实上,青储小麦操作并非是今年才出现的,历年来都有青储小麦转饲用的现象,而今年青储小麦被放大,源于市场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由于国际地缘关系的紧张,俄乌冲突造成粮食价格上涨,而近期印度作为全球第三大小麦生产国,出现了极端干旱的天气,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于粮食安全的担忧!


而青储小麦,其实就是小麦处于灌浆阶段,有人上门连同秸秆一起收割用于饲料的未成熟小麦!用于牛羊育肥阶段的主要饲料使用。但是,受粮食安全保护的初衷,近期,河南地区,也明确了要加强麦田保护,杜绝毁坏麦田或者将小麦进行青贮饲料的现象!




二、青储小麦转饲用,农民有错吗?


目前,在湖北部分地区,新粮小麦已经陆续上市,而在河南、山东以及河北等地,现阶段小麦仍处于灌浆期,距离集中收割也有近1个月的时间!对于农民来说,内心并不认可青储小麦饲用,毕竟,老一辈父母都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时代,又怎么忍心将小麦未成熟就卖掉呢?


但是,青储小麦转饲用,背后却有一笔辛酸账!往年来说,国内小麦收割,价格也就1.1元/斤,一亩地好田能收上千斤,差田也就收七八百斤,农民靠种地已经很难维持家里的生计,土地产出不足,这也是很多地区农村,土地有撂荒的原因!




而目前,国内陈粮小麦价格徘徊在1.6元/斤,小麦价格达到了历史新高,而在湖北部分地区,新粮小麦开秤价也达到了1.4~1.45元/斤,按照亩产1000斤计算,一亩地的收入不到1500块钱,但是,农民还有支出小麦收割以及运输的费用,还要考虑秸秆粉碎以及人工的费用,其实,一亩地实际收入也将1000元左右!而青储小麦1500元/亩,这也省去了农民收割的其他花销,卖青储小麦要比粮食多赚几百块钱,你说咋办?


青储小麦转饲用,其实就是受农资价格上涨,土地产出不足,农民利润被挤压,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但是,从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民内心情绪来看,其实,青储小麦饲用还是不建议的!个人认为,小麦作为口粮,用于青储饲用要谨慎再谨慎,毕竟,影响口粮安全,但是,对于部分地区,由于管理不善或土壤贫瘠,小麦质量产量偏差,可以酌情作为饲用!


三、青储小麦饲用,不顾粮食安全?


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是粮食的生产者,也是粮食安全的守护者!当然,农民也要生活,也要维系家庭的生计,只有种地赚钱了,那么,粮食才能安全呀!


对于青储小麦饲用的讨论仍在发酵,很多人站在道德高地,认为,小麦饲用是对粮食的浪费以及枉顾了粮食安全,其实,个人认为,角度不同看法差异,对于农民来说,种地的目的就是收益,农民选择收割或青储有自己的判断,对于产量偏差,基于收益做出青储饲用可以理解!毕竟,今年小麦本来就“先天不足”,冬小麦播种时,受降温以及阴雨,很多地方播种偏晚,这也造成部分地区,小麦苗黄苗弱,有些地方土地贫瘠,小麦产量大幅下滑,为了减免损失,转为饲用是无奈之举,毕竟,当前小麦行情较高,陈粮小麦达到了1.6~1.65元/斤,新粮小麦或将达到1.5元/斤以上,对于很多农民来说,青储小麦饲用也仅仅是个别现象!




当然,由于国际环境的复杂,国际粮价的上涨,而我国有14亿人口,要保障粮食自给自足,就要稳定粮食生产的红线,就要收租18亿亩耕地红线!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农资化肥价格不断增加,而粮食价格却上涨偏慢,这也让农民种地的利润不断被压缩,这也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撂荒以及农田种树的现象,这也极大的影响了口粮安全的问题,而改善这种现状,重点是保障种粮农民的收入,这样才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

标签: 农业资讯
本网所发布资讯来源网络,仅属作者个人主观观点,与本网无关。